PRESS RELEASE FROM HONG KONG DOLPHIN CONSERVATION SOCIETY(JUNE 20, 2014)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記者會新聞稿 (2014年6月20日)

本會就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對中華白海豚評估的初步回應

機管局就第三條跑道工程於今晨發表其環評報告,正進入關鍵時刻,其環評報告將於本週五(6月20日)於網上供公眾查閱,並進行30天法定環評諮詢。本會會 長洪家耀博士今早大致審閱過報告有關中華白海豚的部份,發覺報告內容不盡不實,前言不對後語,評估草率粗疏、錯漏百出,似乎存心隱瞞及低估工程對中華白海 豚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而補償措施亦乏善可陳,未能應對項目帶來的嚴重環境影響,只期望用低成本通過環評報告,亳無誠意解決海豚保育問題。

以下是一些第三條跑道環評報告的一些明顯問題及犯錯例子︰
根據機管局環評報告顯示,第三條跑道填海範圍被確認為重要海豚棲息地,海豚在日間會匆匆路經此處往來不同活動核心區,而在夜間更會停留在該處進行覓食或其 他活動。在此水域進行大型填海工程,將永久摧毀一大片海豚重要棲息地;從保育角度來說,尤其是海豚在香港水域已在十年間大幅下降,此大型填海是完全不可能 接受的,更不是機管局所說只屬「中度影響」。

機管局環評報告提供的初步資料顯示,第三條跑道填海範圍應是一重要海豚棲息地,而且經常被海豚在夜間使用,但是基於有關資料乃屬初步資料,因而未能完全反 映該片水域對海豚的重要性。在環評階段,機管局理應進行更深入詳盡調查,釐清海豚如何利用該片水域進行不同活動,以準確評估大型填海對這些晚間重要活動的 影響,及應否在該水域進行任何填海。

環評報告內,機管局辯稱第三條跑道填海範圍只牽涉整個種群的一小部份。此說法完全忽視兩個事實︰1) 在評估一片水域作為海豚生境的重要性時,應考慮到牠們如何利用該片水域進行哪些活動,如覓食、休息、作移動路線路過等;整個珠江口、或香港西部水域作為海 豚出沒範圍的各處亦有不同的重要程度,所以評估填海水域佔據多少海豚棲身地,應以牠們怎樣利用此水域作基礎才作出比較。2) 填海範圍所處於的北大嶼山水域有其獨特性,有很多經常生活在香港水域的海豚長期在這裡停留,而單單針對在北大嶼山水域生活的族群,填海範圍便是此族群的生 活領域的一大部份,因此填海對牠們的影響深遠,更不能因為這片水域相對細小以忽略其對海豚的重要。

因著機場第三條跑道大型填海工程,海豚移動走廊的空減被大幅削減達五成,再加上未來的高速船航行更趨頻繁,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海豚往來不同重要棲息地;當 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完工後,被阻礙的移動走廊更會窒礙海豚重新使用大小磨刀洲的機會。此嚴重威脅將不會因一個未來新設立的海岸公園而得到有效舒緩,更何 況此新的海岸公園只會在跑道填海工程後才成立!

環評報告亦著重評估工程船隻的速道所帶來的影響,卻完全忽視工程船數量的問題。根據港珠澳大橋填海工程的經驗,大量船隻將出現在工程範圍附近的水域,環評報告不單未有提及船隻數量的資料作參考,更避談船隻經常進出海豚生境的嚴重影響。

在第三條跑道填海施工期間,環評報告雖明確表示海豚的移動路線將受到嚴重影響,但卻未有提供任何緩解措施,令海豚能可以暢通無阻地來往各重要棲息地(尤其是來往兩個海岸公園之間的重要通道)。此嚴重疏忽將導致新成立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失去其作為填海補償措施的功用。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一直以來為北大嶼山水域的最重要海豚棲息地,對北面的海豚族群來說尤其重要。在此敏感的生境附近,理應儘量避免任何發展及滋擾,如增 加船隻的航行及填海而導致生境流失。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大型工程將嚴重影響海岸公園此作為北大嶼山水域的「海豚避難所」的功效,令生活在此水域的海豚的生存 蒙上極大的陰影。

本會當初期望機管局能審慎對待海豚目前嚴峻情況,而用最保守的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來評估影響,因為:1)海豚在過去十年數量大幅下降;2)港珠澳大橋令海豚身陷囹圄,完工後尚未有時間回復原氣,便要緊接面對更大災 難;3)三跑填海範圍被證實是海豚晚間重要覓食生境;和4)三跑工程將嚴重影響香港政府僅有的保育措施,即兩個海岸公園。

本會認為,既然環評報告針對海豚方面影響之評估及提出措施明顯不合格,理應撤回重做,而不應立下極壞先例,草率通過。